在玩法设计上,《镭明闪击》的核心玩法集中体现在快节奏、易上手且富有一定策略深度的原创卡牌策略上。
虽然在掩体后射击、并绕道敌方侧翼甚至尾翼消除其掩体优势的玩法让人很容易想到少前,游戏方方正正的UI、科技感配色甚至连地图元素的风格又让人想到《XCOM》,但《镭明闪击》还是用卡牌玩法替换了战棋玩法,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官方将游戏的玩法总结为“塔攻”。和“塔防”相比,塔攻意味着直面敌人、主动出击,敌人并非一波一波来袭,而是在消灭当前这批敌人后,主角推进到新位置继续战斗。
玩家指挥的主角亲自披挂上阵后,借助实时费用灵活部署不同职业的卡牌角色,全力攻破敌人防线。因此,游戏的关键决策点在于如何在恰当的时间,将队员精准放置在合适的格子上。
这样一说,这种玩法是否仍然很像是战棋玩法?但实际体验下来,这套玩法对即时策略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对玩家判断场景和环境的能力有着更高要求。
掩体机制是地图中的关键。多数情况下,玩家需要把队员安置在掩体后方,要是没有掩体的保护,角色等于直面枪林弹雨,即便是高练度的角色也难以承受敌人的攻击,很快GG。
敌人同样会躲在掩体后以减少所受伤害,此时,玩家可以将己方角色放置在敌人侧面,利用侧击来无视敌人的掩体。
队员们可以装备各种枪械和短刃,不同的装备攻击方式和射程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玩家在游玩时多动脑筋。比如,在没有掩体的区域,可以安排重盾角色作为“人造掩体”;距离不够时,借助狙击手射程远的优势,其火力能覆盖整个屏幕的场景。
此外,医疗兵和工程兵能为团队带来独特收益,玩法和队伍搭配十分多样。虽说玩法听起来复杂,实则上手极为简单,系统总能给出充分的视觉提示,属于典型的易上手、高上限游戏。
《镭明闪击》和战棋玩法不一样的是,游戏在流程中通过卡牌放置进行调兵遣将,并需要在调度过程中把握部分角色大招的释放时机。派遣出的大部分角色被敌人击倒后或者射程范围内没有敌人后就会自动退场,在冷却后会再度出现等待调遣。
除了被动撤离,我们也可以选择点击队员详情页的撤离按钮进行手动撤离。若角色被击倒后而濒死撤离,再部署时长会增加。
除了特定剧情关卡使用系统指定的人物,普通关卡加上主角一起一共十个可上的角色,其中一个是来自好友培养的角色。战斗是花费费用打牌的模式,而不是一股脑就给你塞十个角色上战场。
角色分为七种职业,大体分类还是盾、奶、输出,只不过输出中又细分出了几种职业,比如擅长群攻的火力、还有上阵释放技能后就直接消失的隐刃和超远距离的狙击手等。
在角色培养方面,除了大家都熟知的人物升级、升阶,武器也需要升级,比较好的一点是可以无损重置等级返还等级提升消耗的材料,没有折损,不用担心培养资源用在自己的非主力角色身上造成浪费,算是很正向的一个设定了。